牙髓腔內的牙髓組織包括了血液、結締組織與含有許多主幹與分支的神經管,牙神經對疼痛的感覺十分敏感,當牙髓組織遭受細菌感染,就必需施以根管治療,除了解除疼痛之外,還清除遭受感染的牙髓組織,以及入侵的細菌和毒素,避免繼續惡化,才能夠保住牙齒。
有些牙齒的問題,可以暫時忍耐,等待約診。但牙神經痛,患者一刻也坐不住!若能由牙醫師給予對症治療,常常有戲劇性地緩解效果。在治療的初期,果斷的移除發炎,很快地回去就可以不痛了。
傳統根管治療,都是醫師靠著專業知識與經驗,藉由觀察牙齒表淺的部位,「憑感覺」來做治療的依據。然而有些根管問題,例如:鈣化狹小,根管堵塞或是額外根管,憑肉眼可能無法觀察與判斷,造成治療上的死角,讓根管治療不徹底,種下可能復發的疑慮。
透過顯微鏡,可以精確找出標準根管,而根據標準根管的延伸與色澤,再找出有可能的其他額外根管。最後,顯微根管最能保存牙齒結構。經過顯微根管的牙齒,處理得最完整乾淨,結構上卻最保守精確。
在精密顯微鏡下,再細膩難找的根管,透過醫師專業經驗,治療更徹底無死角!
出處/健康醫療網 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】
追蹤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 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
治療前 治療中 治療後 案例種類:額外根管。根管堵
治療前 治療中 治療後-罕見三根管 根尖阻塞 額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