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療遭感染 顯微根尖手術保住牙齒

資料來源:Yahoo奇摩新聞 中華日報 2019年10月21日 下午10:09 記者葉進耀/台南報導

36歲翁小姐右上顎側門牙曾經根管治療,一年後卻出現牙齦腫痛,再次根管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,懷疑是根尖囊腫。經安排顯微根尖手術,牙齦腫痛獲改善,牙齒得以保留繼續使用。

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醫師馬筠茹表示,當牙齒因為蛀牙、外傷或牙周病導致牙髓感染時,牙齒就會作根管治療(俗稱抽神經)。若抽神經後又出現症狀,通常表示根尖再次受到感染,可嘗試再次根管治療,成功率約7成。然而,在某些情況下,像牙齒的構造複雜難以清潔、有粗大的牙釘難以拆除、根尖外的感染、根尖囊腫或是異物反應等,根管治療無法再次進行或效果不佳,就會建議改用顯微根尖手術的方式,移除感染並保留牙齒。

除了翁小姐的例子外,還有一名  45歲陳先生,左上顎側門牙曾經根管治療,多年後牙齦腫痛,評估後發現上排前牙為多顆相連的假牙,且有較長的牙釘,考慮到移除牙釘會有牙齒斷裂的風險,不建議再次根管治療,進而安排顯微根尖手術。翁、陳兩位病人皆因無法再次作根管治療,而改採顯微根尖手術達到改善症狀。

她說,顯微根尖手術也有一些限制,包括牙齒的位置不適合手術、牙齒狀況不佳需要拔除、或是患者健康狀況的考量等,醫師會進行檢查與評估。

張文信醫師表示,牙科顯微鏡能將細微的根管放大數十倍,幫助醫師更全面的處理根管分岔、根管鈣化、器械斷針等狀況。張文信醫師關心您,若有牙痛的狀況,應盡速尋求牙科診所的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