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還敢不注重口腔衛生?口腔細菌「具核梭桿菌」竟然和大腸癌有關!

出處/健康2.0

眾所皆知口腔衛生不佳的人有較高的風險得到牙齦疾病。牙齦炎是牙齒表面上的菌斑引起的牙齦發炎。牙周病是一種低度而慢性的發炎,它是由致病菌引的牙齦發炎,可導致骨質流失、沾黏性喪失、牙齒鬆動甚至喪失。除非定期看牙醫,牙周病常不被人察覺,也常常不會造成不適。

延伸閱讀:牙周病會傳染!一人罹病全家都遭殃 糖尿病、骨鬆、失智、癌症風險增

你還敢不注重口腔衛生?口腔細菌「具核梭桿菌」竟然和大腸癌有關!

示意圖/TVBS

美國疾管局的統計,約 47% 的人有牙周病,而65歲以上的人約70%罹患牙周病。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,口腔的細菌除了能夠引起阿茲海默症外,也和身體許多疾病有關。

延伸閱讀:為何牙周病與失智有關? 延緩失智必學5招正確潔牙

研究發現大腸癌組織上竟有口腔細菌

2011年分別有三組有科學家同時研究「大腸直腸癌」和「遠離癌症之正常大腸組織」。比較這兩組樣本的腸道菌叢後發現,大腸直腸癌的樣本有一個共同處,那就存在大量的具核梭桿菌基因。具核梭桿菌是口腔內常見的細菌,會導致牙齦病變。

2014 年有研究發現,具核梭桿菌竟然是「穴居在」大腸癌細胞中。也就是說這些細菌住在大腸癌中,不過是在癌細胞的外面。研究發現,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可找到這種細菌的存在,而且令人驚訝的是腫瘤發生肝轉移時,這種細菌也跟著出現在轉移的癌症組織中。

研究人員發現,原發的大腸直腸癌和肝臟轉移癌相隔兩年,但是出現在肝臟癌組織的細菌是原先就感染在大腸癌上面的,並不是後來才感染得到的。換句話說,如果原先的大腸癌沒有感染這種細菌,那麼肝臟的轉移癌也不會有這種細菌。

研究人員認為,這種細菌顯然是隨著大腸癌一起轉移到肝臟的。這是否表示,這種細菌是大腸癌的一部分?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科學家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。

他們把這個感染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癌接種到老鼠身上,讓這個癌組織長大後,再切一小塊移植到另外一隻老鼠身上。如此重複四次,到了第四隻老鼠身上後,還是可以從這個移植的大腸癌內發現這種細菌。這細菌和癌細胞可是黏得緊啊!

延伸閱讀:大腸癌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!這習慣大腸癌風險增 日醫2招預防大腸癌降14%死亡率

把細菌殺死,腫瘤生長也跟著減緩

更有趣的是,當科學家用殺菌劑「甲硝唑(metronidazole)」治療移植的老鼠後,具核梭桿菌被殺死了,腫瘤的生長也跟著減緩了。相反地,用紅黴素當作對照組(紅黴素無法殺死具核梭桿菌),則可以發現,腫瘤的生長不受影響。

顯然具核梭桿菌可提供某種大腸癌需要的東西。雖然目前還不清楚,但是具核梭桿菌的確在大腸癌的發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
◎ 本文摘自/《精準醫學:早期預防癌症,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》曾嶔元著